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

大家來唱弟子規

弟子規》一書,是清朝李毓秀先生根據中國古聖先賢的教導編寫而成。其內容為採用《論語-學而第一》孔老夫子所云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,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以此教導為總敘,分為七部分加以闡述。此書實乃古聖先賢教導後代子孫孝順父母、尊師重道等,為人處世基本品德修養之愛心教育寶典。
聖賢教育教導我們的就是宇宙真理,自然法則。此即人倫大道:「君臣有義、父子有親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。」五倫是大自然之道;義、親、別、序、信五字是大自然之德。換言之,大自然之理則即是道,隨順大自然之理則即是德。它是超越時空的天然大道,沒有族群、宗教、國家、文化的界限。更是人人真心性德的流露,是人類遠祖流傳給後代子孫的珍貴寶藏。
五倫之教所包含的義理既簡又圓。人與人之間,無論貧富貴賤、野蠻文明,都會自然產生五種關係。這五事是正常運轉的自然法則,天然之道,是每一個人安身立命之學,更是維繫社會安定常態的大學問。能夠將此教育理念,落實到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、宗教,普及於各個階層,確實是齊家治國的最高指導原則。只要掌握住傳統教育總綱,進而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,則人人皆可以恢復本性本善;人人皆可以成聖成賢,過著幸福美滿、自在安樂的生活。世界的安定和平,自然也是指日可待的。
學習了《弟子規》這門課程之後,更深刻地體會到,「教育慎於開始」的重要性。所謂是: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。」凡事能謹慎於開始,就能免於日後之憂患。深而思之,佛法的修學亦是要在於從根本修,從根本做起。《弟子規》確為一切聖學之根基,一切聖學之骨乾。若無此根本,諸佛聖教皆流於空談,決無下手處。誠如《論語》所云: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
古聖先賢在《禮記》中,亦早已為我們道出: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。」只要教育辦好,社會必能安定,天下必定太平,安定和平是繁榮興旺的基礎。聖賢之教是倫理道德的教育,真誠愛心的教育。絕非像現代社會,只偏重於科技知識的傳授,對於人文教育、道德教育幾乎全然捨棄。忘失了惟有具足真誠愛心、道德圓備的仁者,才懂得善用文明科技,造福大地萬物。


總敘 入則孝出則弟汎愛眾 而親仁有餘力 則學文
已上線已上線已上線編製建檔中編製建檔中

天華網站維護小組 整編

沒有留言: